振邦木工机械厂,振邦木工机械厂电话号码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振邦木工机械厂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振邦木工机械厂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关于山东人闯关东,你了解多少?

我父亲晚年,时常讲起他早年闯关东的事儿。

振邦木工机械厂,振邦木工机械厂电话号码

那时闯关东,其实有两条路:河北河南等地人走陆路,过山海关入东北;山东人尤其胶东人走海路。无论陆路还是海路,都充满风险,所以得"闯"。

胶东小男孩长到15岁,面临一个重要抉择:要么读书求仕,要么闯关东挣钱。这似乎成了一个传统,更象一个少年的成人礼。

我父亲读书到十五岁的时候,爷爷决定让他闯关东。我奶奶给我爸准备了一个包袱,里面全是衣物;还准备了一个布袋子,里面是烙好的火烧、大饼之类的食物。

我父亲手里抱着包袱,肩上搭着布袋,闯关东去了。同行者四人,其中有个年纪大点的,领着他们先走到龙口的一个小渔港,从那里上船,一夜之间就漂到了营口。

营口是闯关东的一个分流地。他们四人在此分开,我父亲去了沈阳。那里有个亲戚,在日本人开的炼钢厂做工。我父亲粗通文墨,被工厂招为徒工,师傅是个日本人。

据我父亲讲,烟台闯关东的人,大多到工厂当徒工,还有做小买卖。掖县人做买卖,多是开个铺子,叫"坐贾";蓬莱人多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,叫"行商"。

他们在异乡挣到大洋,寄回山东老家,置田、盖房子。我们村最大的地主,现在应该叫"首富"了吧,是他家老大在哈尔滨开铺子挣了钱,寄回家来,买地盖房,纯属劳动致富。土改时地被分了,大瓦房被没收做了仓库,一家人被批斗得不成样子。

闯关东的人到了二十出头,有的在东北扎下了根,娶的媳妇大都是从老家过去的。有的攒了点钱回老家了,继续种地做卖买……

我父亲在日本人厂子里学徒,他的日本师傅对中国很友好,对我父亲手把手教能耐。全国解放后,山东发展经济需要技术人员,我父亲就离开沈阳回山东了,一步进入国营企业。

感谢邀请。只是从有关资料了解一些,关外的东北,本是满清的龙兴之地。清军入关,大清王朝建立后,严禁向关外移民,以保护龙兴禁地。

随着西方殖民势力东来,大清王朝国势衰微,山东,河北等地农民,人多地少,土地兼并严重,众多百姓上无片瓦,下无立锥之地,特别是灾荒年月,无以存活。在家乡也是饿死,闯关东也许还有一线希望,于是大批农民,纷纷闯关东,清政府无奈之下,只好开禁。东北地广人稀,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,再加上山东人勤劳,节俭,到东北后也容易存活。

另外,清王朝开禁还有一个原因,近代以来,沙俄屡屡侵略我国东北,开疆拓土,驱杀我民,占我领土。清王朝也有移民戍边的意向。

众多闯关东的移民中,以山东人为多,有坐船去的,也有从陆路走的。全部家当也就是一付挑子或一辆手推车。不是被逼无奈,谁愿意背乡离井,远赴他乡,逃荒途中,又有多少人死在路途,闯关东的历史,就是一部山东等地移民的血泪史。

在今天的东北人中,山东人的后代很多。山东人勤劳,善良,侠义,自古有互助的传统。所以,东北人给人的印象是大度,豪爽,这些都带有山东人的特点。


听老辈们说过,“闯关东和走西口"性质一样,在内蒙地区包涵了这两个内容。过去东北部地区外来谋生的人口为“闯关东",中西部地区的外来谋生人口叫“走西口"。关内人口多土地少,人们无法生存,实行了大规模的人口自动迁移,事实上就是讨生活、寻活路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振邦木工机械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振邦木工机械厂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