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青岛翰林木工机械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青岛翰林木工机械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清明上河图的绘画内容,艺术特色及历史价值有哪些?
吸收文化精华@♥♥♥爱的力量@#喔爱小咪#
头条的朋友们好,很高兴回答上面的问题。因为《清明上河图》是我国宋朝大画家张择端的名作。我很喜欢这幅画。现在我从绘画内容、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三个方面来介绍这幅画。
1、绘画内容
《清明上河图》是北宋时期的画家张择端画的。这幅画描绘北宋时期的都城汴梁的都市风貌及汴河两岸的美丽风光。画中是汴河两岸的集市,繁华热闹,车水马龙,风景优美。画中的人有800多人,牲口有60多只,船28艘,房屋30多栋,车子20辆,轿子8台,树木170多棵。这幅画表现了北宋时期市场开放,经济繁荣,买卖频繁的热闹景象。这样的景象在唐朝时期是没有的。
2、艺术特色
《清明上河图》采用了中国画的“散点透视法”,把繁杂的人物和景色纳入统一而富有变化的画幅中。画中的人物神态各不相同,但是都十分生动传神。人物之间开展了各种交易活动,使画面有了生动的情节。构图疏密有致,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。整幅画场面宏大,构图美观,细节传神。从中可以窥见作者深厚的笔墨功底,以及对社会生活深刻的洞察力。
3、历史价值
《清明上河图》描绘的是北宋时期汴梁的宏大都市生活场景,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绘画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。这幅画是当时北宋社会生活与经济繁荣的见证,不仅对于研究宋朝的历史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,而且对于研究中国画的画法也有很大的研究价值。这幅画是中国的十大名画之一,其真迹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馆。如果有机会去北京的故宫,大家一定要去欣赏其真容。
好了,今天就分享到这里,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,请你关注“喔爱小咪”。
谭云龙模仿的郑板桥的画能看出来是假的吗?
郑燮(1693~1765年),工诗词,擅书画,时人称赞他有“郑虔三绝之目。”由于郑板桥声名很大,山东潍县、济南及扬州等地出现了他的许多书画伪品。据小横香室主人记载:“潍有木工某,能效其书画,佳者几乱真,今人家所藏,赝者十九”。这个“木工某”即谭木匠,名谭云龙。
郑板桥《墨竹图》(现藏于旅顺博物馆)
乾隆十一年(1746年),郑板桥自范县调潍县,做了7年知县。一次,郑挑选工匠到府制作器物,谭木匠也在其中。他每遇板桥作书画,便侍立一旁观看,细心揣摩。郑爱其聪明好学,就悉心教授。经过数年时间,谭云龙作画酷似板桥。板桥政事冗忙,每有应酬之作,便命其代笔。谭于是日日摹仿,并钤盖板桥印章。郑板桥去世后,谭木匠的赝作,外埠的书画商都不能辨别,往往以重金购去,谭氏子孙因成小康。潍县翰林于普源曾作诗说:“三绝郑虔谁与俦,潍县谭氏只风流,工师解学才人笔,不让前朝仇十洲。”
谭云龙《墨竹图》
不过,谭氏伪作虽可乱真,但也有破绽可寻。一是谭木匠赝作笔墨功力不及板桥。比较两人作品,郑板桥的“六分半书”,纵横错落,瘦硬古拙,有些按捺笔画运用画兰竹的方法,大有力透纸背、入木三分之感;他还善于将“书之关钮透入于画”。所绘兰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,体貌疏朗,风格劲峭,非轻飘无力的谭作所能比拟。二是“点苔”。郑板桥画石取法倪云林,既有细皴,也有乱扫,有时甚至用畅笔酣墨写“一笔石”,极少点苔,而谭木匠画石多点苔。青岛博物馆所藏谭云龙本款《竹石轴》(纸木,水墨1793年作),系“摹板桥老人笔意”,可供参考。
当然可以啦!外形是可以模仿的惟妙惟肖,足以乱真,可以骗骗外行,但真正的书画行家是不会上当的,因为笔墨的功夫是骨子里的,那是几十年的功底修为,模仿者是不能达到的!有心者可以看看下面的两幅墨竹,哪一幅真哪一幅假?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青岛翰林木工机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青岛翰林木工机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